足迹
篡蒙:我岳父是成吉思汗
登录
关灯
护眼
字体:

109章 狂热的汉军们愿为驸马效死(第1页)

上一章目录存标签下一章

汉军八旗的军官们,也非常满意。

那些十户、百户,之前大都是普通农民,现在收入是能解决基本温饱的农民的六倍和十五倍。

这是什么概念?

是他们之前收入的十倍到三十倍!

相当于现代人之前还月入一千,每天回家要面对父母的长吁短叹和妻子的白眼。结果,换了家公司,直接月入两万了,成为高收入人士了。那是什么滋味?在家人面前,又是什么感觉?真是想想都激动!

到了千户、万户这个阶层,就有些差异了。

比如张柔、严实这种的,凭威信成为乡间大豪的人,以前也就是过得比中等农民好过一点。

难道他们就不想让妻子穿金戴银?

难道他们就不想父母颐养天年?

难道他们就不想孩子顿顿有肉吃?

不是不想,更不是不爱钱,或者没有弄钱的手段。只是这些人心中的底线比寻常百姓还高,才没什么家产。

现在一下子成了大地主,而且这家财是官府赏赐的,是官府根据自己的职位放的,光明正大之极。他们现在的心情,真是无比舒畅。

郭宝玉、史天倪等人,又与严实和张柔等人不同。

郭宝玉,世袭汾阳郡公,家族百十年的经营,家产早就在三十万亩地以上了。如今投了蒙古,金国恢复失地后,这些土地肯定会被没收。在老家修的园林,豪华宅院,也全都没了。

史天倪家是永清大豪,能随随便便拿出八万石粮食救灾,还养着八百私兵,家产没有二十万亩也差不了多少。

其他千户们,也有很多是乡间拥有私兵的土豪,或者干脆就是当地的县令、县尉。

其实赵朔分给他们分的土地,远不及他们的损失。要知道,河北平原的地,粮食产量至少要比抚、昌、桓三州的地高一倍,甚至两三倍三四倍都有可能。

不过,这才哪到哪啊?

他们自然选择了投蒙古,自然是目光长远之人。

这还没一年呢,赵朔就给他们弥补了这么大的损失,已经远远过他们的预期。

另外,还有攻破中都后的巨额分红呢!

这几个千户、万户分的财物、女子,如果都换算成银子,是三百六十万两银子。

史天倪一个人的分红,就过了二十万两。

这又是一大笔的收入。

虽然依旧不能弥补史家的损失,但也差不了太多。

而如果不投蒙古呢?蒙古军迟早会战胜金国,他们的的土地能保得住?

怎么算怎么是赚的。

而且,以后这仗还有的打呢!

何愁没有加官进爵大财的机会?

当然了,如果打不好仗,那就全完了。

对于千户以上的八旗军官,赵朔定下了五等赏罚制度。每战之后,由赵朔、八旗万户、蒙古千户、以及军法官抹赤别都温共同评定。

一场损兵折将的大败仗打下来,别说什么加官进爵大财了,就是直接斩都不是什么稀罕事,所赐的土地也会全部收回,只会保留他们的宅院和浮财。

什么?太严苛了?

这已经是对高级军官优待过后的结果。

对于千户以下的军官,则更加严苛。

百户如果没有上级命令无故撤退,直接斩百户长,家产全部没收,妻子贬为奴隶。

一秒记住新域名 https://www.xsdd.org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